在線客服
行業資訊 | 2009-9-28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遠程心電中心和長寧區社區衛生管理中心25日簽署“合作開展遠程心電項目意向書”,這標志著醫院建立的先進的遠程心電診斷技術將在長寧區推廣應用,并將逐步推廣到上海全市。
今年3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遠程醫學中心率先建立了遠程心電診斷技術平臺,并在長寧區的江蘇、仙霞、天山、北新涇四個社區進行了試運行,半年來,已先后診斷了2千余例病人,及時發現了3名自身渾然不覺的心肌梗塞患者,從而阻止了家庭悲劇的發生。
所謂“遠程心電”監護診斷,就是將心電圖設備小型或微型化,并通過現代無線通信公網(如GSM、3G、CDMA等)或者寬帶傳輸將心電圖測量結果傳輸到異地的遠程心電中心工作站。醫生在收到遠端發送來的心電圖并診斷后,通過因特網或者手機短信等方式回復診斷結果。上海市長寧區衛生局局長張平介紹說:心腦血管疾病目前的發病率在全區處于高位,有了這套系統,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隨時獲得三級醫院醫生的心電監護和診斷,對社區老人的幫助特別大。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遠程醫學中心的心電儀操作由社區全科醫生完成,而診斷則由中心設在三級醫院——上海市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的資深醫生完成。據中心專家介紹,他們開發的心電設備僅如手機般大小,易于移動,只要有中國電信移動網絡信號覆蓋的地方,就能推行該項診斷服務。因此它不僅僅局限于在醫院病房中應用,還可廣泛推廣應用于社會的各個角落,諸如寓所、街頭、辦公室、運動場以及突發事故的現場等。
心血管疾病有著很高的發生率,其中急性心肌梗塞因偶發性和突發性顯得最為兇險。遠程心電系統可以為高危人群提供便捷、及時、準確率高的心血管的監護和診斷,使患者得到及時治療,有效減少急性心肌梗塞等惡性事件的發生。
推薦產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