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行業資訊 | 2010-1-12
上海詩燁企業發展有限公司
面對突如其來的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各地、各部門在中共中央、國務院的領導和部署下,共同努力,科學防控,有效減輕了疫情對民眾健康的危害,也降低了疫情對社會經濟及生產生活秩序的影響。
在全球甲流感染人數近20萬,死亡人數近2000人時,中國僅有1例重癥病例;甲流已在全球造成1.2萬人死亡,作為人口多、密度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報告了600余例死亡病例。
截至1月10日,全國累計完成甲流疫苗接種5567萬人,嚴重異常反應報告發生率約為0.1/10萬。衛生部統計數字顯示,甲流病例占流感病例的比例連續4周下降。
以上數字是中國防控甲流成效的見證。衛生部部長陳竺說:“甲流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為準備應對可能更加嚴峻的疫情爭取了時間,最大限度減輕了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
“中國政府采取的措施已經收到了成效,有力遏制了甲型H1N1流感在中國的大面積傳播。”《紐約時報》也發表文章肯定中國防控甲流所做的努力。
防控成效源于恰當的防控策略。從全力圍堵防止疫情傳入,到集中救治防控重點人群;從集中隔離觀察到居家觀察……中國適時調整完善防控措施,始終走在疫情變化的前頭。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指出,調整并不是對此前策略的全部否定,恰恰是實事求是,是依據對疾病的認識以及疫情進展所做出的決定。世界衛生組織新任駐華代表藍睿明也表示,各個國家有權針對本國的情況采取自己認為合適的措施。
為了解中國人群甲流病毒感染水平,衛生部決定開展全國甲流病毒感染狀況和甲流感染狀況快速血清學調查,為完善中國疫情防控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
在與甲流病毒斗爭的過程中,中國始終嚴格開展疫情監測,并迅速將原來的流感監測網絡由197家哨點醫院擴大到556家,網絡實驗室由63家擴大到411家,每周檢測標本1萬余份,及時提供中國流感樣患者比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占流感病例的比例和病毒變異情況。
為了實現對甲流感染者的早確診、早治療,中國相繼研制出甲流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甲流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等快速檢測試劑,不僅極大節約了醫療成本,更有效控制了疫情傳播。
為了解決抗病毒藥物儲備不足的問題,中國緊急開展中醫藥治療甲流的科技攻關。經過120余位專家長達7個月的努力,一種費用僅為“達菲”1/4左右、治療甲流輕癥患者的中藥新藥“金花清感方”問世。這劑采用國際通用的科研方法優選出的中藥方劑,為治療甲流提供了另一種選擇。
為準確、科學地反映中國內地疫情現狀和趨勢,指導公眾科學、有效地預防和應對,中國政府自始至終確保信息的公開透明,及時發布疫情進展情況,用事實擊破謠言,還公眾以真相。
衛生部堅持每隔一段時間公布疫情,讓民眾獲知確診病例數、治愈人數、死亡人數等疫情方面的最新進展。在每次疫情發展的關鍵時刻,衛生部都組織專家答疑解惑。
在中國報告第一例接種疫苗后的死亡病例后,衛生部及時向社會通報調查進展,并組織權威專家,就疫苗的接種情況、不良反應率以及偶合癥等給予詳細解釋。
“中國成為全球首個應用甲流疫苗的國家”“中國將孕婦列為甲流疫苗接種人群”“6-35個月齡兒童接種甲流疫苗未見嚴重不良反應”……在應對甲流疫情中,中國有關疫苗的研制和應用捷報頻傳,為防護重點人群提供有力武器。
2009年9月,衛生部發布甲流疫苗預防接種指導意見,詳細規定了免疫程序、接種人群與地區、接種疫苗的時間等。
截至1月1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累計完成甲流疫苗批簽發498批次9187.7萬人份。
疫苗接種異常反應監測顯示,截至2009年年底,中國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報告發生率約為12.4/10萬,嚴重異常反應報告發生率約為0.1/10萬。中國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發生率與世界衛生組織通報的各國數據基本一致。
推薦產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