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健康寶箱 | 2021-1-18
常言道“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九(1月8日—1月16日)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中國大部地區都持續進入“天寒地凍”的模式。三九天氣溫低,人體抵抗寒邪能力下降,各種虛寒病癥易發作,很多奔波忙碌一天的打工人喜歡在睡前用熱水泡泡腳。睡前泡腳不僅可以促進腳部血液循環,而且還能消除疲勞有助睡眠。
晚上9時—10時泡腳最為適宜
此時泡腳可疏通經氣、調和全身氣血、促進水液代謝,使身體得到充分放松和調整,對睡眠大有裨益。飯后1小時內不宜泡腳,飽餐后人體內大部分血液自然流向消化道,而如果此時立即泡腳,會導致血液流向下肢,從而減少胃部血液的供給,影響消化吸收。
泡腳水溫以38℃—42℃為宜
每個人的皮溫和耐熱程度不一,因此泡腳水的溫度以人體微微出汗或無汗但感覺全身溫暖最為適宜,通常維持在38℃—42℃。泡腳水溫度過高不僅會破壞皮膚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質層干燥甚至皸裂;而且容易造成雙腳血管過度擴張,人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導致心、腦、腎臟等器官供血不足。
泡腳時長以20分鐘為宜
泡腳前雙腳平放于底部面積較大或較深的木桶,泡腳水要沒過踝部,以浸泡到小腿最佳,泡腳過程中可以通過按摩、捏腳、搓腳等物理手段刺激血液循環,泡腳時長一般20分鐘為宜。
泡腳時間過長會使雙腳局部血液循環長時間過快,造成身體其他部位相對缺血。此外,在泡腳過程中感到不適應立即停止。
這些患者不能泡腳
靜脈曲張、靜脈血栓、下肢靜脈閉塞、糖尿病足患者不適宜泡腳。人體動脈中的血液從心臟出發,下達腿腳,富含營養和氧分;經毛細血管,血液帶著代謝產物(垃圾)通過靜脈血液,又回流到心臟;在泡腳過程中,腳部局部溫度升高導致下肢動脈擴張(皮膚充血),更多的動脈血液進入下肢,而靜脈曲張或靜脈血栓患者的靜脈回流不暢或阻塞,導致進一步加重血液淤積。
推薦產品
相關新聞